一、科技龙头股有哪些?
科技股龙头股票如下:
一、智能机器人
1、工业自动化:智云股份300097、科大智能300222、蓝英装备300293、汇川技术300124、宝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
2、焊接输送设备:佳士科技300193、瑞凌股份300154、南京熊猫600775、锐奇股份300126、泰尔重工002347。
3、工业机器人:亚威股份002559、华中数控300161、三丰智能300276、巨轮股份002031、软控股份002073、新时达002527、机器人300024、GQY视讯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实股份002698、工大高新600701、钱江摩托000913、秦川发展000837、英威腾002334、上海机电600835、山河智能002097、金鹰股份600232。
3、机器人控制器:慈星股份300307、科远股份002380。
4、家用机器人:紫光股份000938。

二、智能穿戴
1、谷歌眼镜:环旭电子601231、水晶光电002273、康耐特300061、长江通信600345、共达电声002655。
2、体感技术:联创光电600363、数码视讯300079、高德红外002414、汉王科技002362、川大智胜002253、科大讯飞002230、汉威电子300007、苏州固锝002079、中颖电子300327。
3、柔性电路:超华科技002288、中京电子002579、丹邦科技002618、得润电子002055、深圳惠程002168、生益科技600183、金利科技002464、兴森科技002436。
4、智能耳机:漫步者002351、奋达科技002681、歌尔声学002241。
5、可穿戴芯片:北京君正300223。
6、ihealth:九安医疗002432。
二、gpu概念股有哪些
gpu概念龙头股有:
浪潮信息000977:
gpu龙头股。1月31日晚间复盘消息,浪潮信息(000977)跌1%,报辩伍23.660元,成交额4.8亿元。
1月20日该股主力净流出5846.42万元,超大单净流出3569.02万元,大单净流出2277.4万元,中单净流入1875.52万元,散户净流入3970.9万元。
北京君正300223:
gpu龙头股。截至15点收盘,北京君正跌2.46%,股价报77.850元,成交459.7万股,成交金额3.6亿元,换手率1.12%,最新A股总市值达374.9亿元,A股流通市值319.32亿元。
1月20日消息,北京备李君正仿灶迟1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27.39万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911.21万元,大单资金净流出1116.1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101.17万元。
gpu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景嘉微:近5日股价上涨1.85%,2023年股价上涨6.03%。
中科曙光:在近5个交易日中,中科曙光有4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2.99%。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中科曙光的市值上涨了10.54亿元,上涨了2.99%。
GPU概高虚激念誉袜股包括:中戚袜科创达(002790)、张江高科(600895)、深南电路(000069)、凌云股份(002023)、正海生物(002809)、深纺织A(000919)、科伦药业(000979)、南大光电(000606)、东台樱花(002401)等。
三、你了解你的客户吗?
客户参与到企业战略决策 从以客户为中心向客户主导型企业转变,另外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各个不同职能的高管们开始意识到客户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最近,IBM在全球范围内针对70个国家20个行业的4,000多位首席高管进行了一次调研,一半以上的受访首席高管说,客户现在对他们的企业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CEO表示,客户对企业战略产生的影响力仅次于最高管理层。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CEO开始放松对通常自己认为的专属领域“制定业务战略”的绝对控制。为了寻求创新,有一半以上的首席高管希望开放自己的企业,消除与客户之间的障碍,扩大内部和外部的合作范围。越来越多的CEO相信,客户的影响不应局限于传统上客户参与的活动中,如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等。 在决定企业未来时,接纳客户成为利益相关方会对企业文化和组织形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企业不能仅仅是以客户为中心,还必须成为“客户主导型”企业。这需要企业与客户建立全面的互惠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准备好并且愿意改变发展方向,寻求能够创造共同价值的道路。同时,企业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让客户参与关键决策。
四、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 对2021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从产业发展整体看,“10+m+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速构建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企业转型、有序复工复产等提供了有效支撑。综合型“双跨”平台获得各方高度认可,海尔、东方国信、用友等十大“双跨”平台平均接入工业设备达到140万台/套、工业APP突破7000个、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特色型行业和区域平台快速发展,中联重科、中国电子、中海创等一批龙头企业基于自身行业知识禀赋加速平台布局,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近100家。专业型平台不断涌现,和利时、云道智造、兰光创新等企业围绕工业协议解析、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仿真等领域,打造了一批专注特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技术单点突破的重要抓手。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在“新基建”浪潮背景下,实现平台模式创新、工业设备上云、数字化管理、试验等能力的持续提升,平台功能更加完备,多层次平台体系更加完善。
(二)从“平台+技术”看,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
2020年,围绕“平台+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取得快速的发展,各企业积极探索在不同工业场景中深化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和工业互联平台的融合应用,涌现出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一是商飞、华为、阿里等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5G”应用实践,逐步建立涵盖网络、设备、模式、算法、安全、标准等环节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二是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加速,形成了智能检测、工艺优化、辅助决策等创新应用,推动建模优化与迭代升级,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区块链助力平台构建可信数据资源存储、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平台数据的归属确权、安全传输和可靠交易。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加快形成一批面向设计仿真、生产控制、质量监测、物流配送、供应链协同等工业场景的融合创新应用,进一步为新技术在工业领域落地提供关键支撑,推动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
(三)从“平台+行业”看,面向细分垂直领域的特色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持续涌现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在垂直行业落地深耕,已广泛渗透应用到钢铁、石化、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30多个行业,平台行业赋能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聚焦行业痛点问题,将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产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一批面向特定场景、具有推广价值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旧动能改造方面,在原材料、高端装备、消费品和电子信息等行业,基于平台的质量管控、设计优化等智能解决方案持续涌现,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有效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方面,融合创新成为行业转型主旋律,平台催生出制造协同、能力共享、工业金融、零工经济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拓展市场新空间。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在细分垂直领域进一步普及推广,全面赋能传统产业,加速形成一批“平台+行业”优质解决方案,提高行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加速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行业企业的创新发展。
(四)从“平台+区域”看,面向“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级平台将成为带动集聚产业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2020年,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块状经济服务。支持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向北京、青岛、南京、苏州等重点地区布局“7+12”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各地依托平台打破区域行政划分和市场壁垒,优化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科技协同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加速区域内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集聚和共享,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加速带动区域产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支撑。
展望2021年,将形成一批面向“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整合地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资源与行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五)从“平台+双链”看,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加速补链、优链、强链的有效途径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防疫复工难点痛点,加强协同配合,持续在疫情防控、物资配送、复工复产等领域释放赋能作用,有力支撑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一方面,海尔、腾讯等企业通过平台扩大物资汇聚、供需对接、动态调配等产品及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复工防疫物资及原材料短缺,助力企业生产协同、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产业链加速协同复工复产、快速实现达产增产。另一方面,智能云科、阿里等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制造企业在疫情期间大力推行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推广在线协同设计、远程设备维护、生产远程调度、车间无人管控等应用,实现“停工不停产”、“减人不减产”,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