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滴滴加油盈利模式?

来源:www.ivrshow.com   时间:2023-07-23 07:27   点击:26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滴滴加油盈利模式?

从出行到汽车服务,滴滴想把路走宽。最近,滴滴披露了旗下“小桔车服”的加油业务数据,3月28日,“小桔加油”业务单日的成交额突破1亿元大关。

据媒体报道,最近滴滴加油的布局迅猛,仅一个月内就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增合作油站超200家。

除了石化能源,滴滴还把目光聚焦在新能源上,加速跑马圈地、进行扩张布局。

从共享概念、出行业务,向行业上下游继续“破圈”,滴滴扩张脚步越来越急促,背后是这家成立九年、却仍没有登陆二级市场的明星企业的盈利及增长压力。比如,彭博曾经援引蓝莲花资本顾问的分析师Shawn Yang的观点,许多投资者已经在质疑滴滴能否实现盈利。

二、小桔有车放价是根据车子的好坏吗

是。小桔有车车子的好坏岩态会之间影响车子的价格,所以小桔有车放价是根据车子的好坏。小桔有车是滴滴出行旗下小桔车服公司的业务之一粗余源,小桔有车通过整合车源及金毁好融资源,为车主提供汽车租售服务。

三、滴滴半年为什么巨亏40亿

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滴滴顺风车已经两次出现恶性事件,相关整改让其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的营收,以至于无法补足部分亏损。

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供参考 

9月5日,消息人士向36氪独家透露,滴滴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高达40.4亿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为乘客司机补贴和司机奖励。华尔街见闻曾报道,滴滴出行2017年GMV(交易总额)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今年3月初,滴滴预计2018年其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公司整体“微赚钱”。

而从36氪今日获得的最新数据来看,滴滴上半年的亏损就超过了2017年全年。虽然这一数字相比Uber去年45亿美元的净亏损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公司想要实现“微赚钱”似乎已经不可能。

滴滴成立的五年时间里,通过17轮融资储备了超200亿美金的资金弹药。虽然曾经开启烧钱模式抢夺市场,但一路狂奔的滴滴还是先后拿下快的和Uber中国后,稳坐了“中国网约车第一把交椅”。不过时至今日,滴滴想要盈利为何还这么难?

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滴滴顺风车已经两次出现恶性事件,相关整改让其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的营收,以至于无法补足部分亏损。

“乐清顺风车事件”发生后,滴滴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出面道歉,并且宣布将无限期下线顺风车。受此次事件影响,滴滴还将于9月8日23点至9月15日凌晨5点期间在中国大陆地区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而在“郑州顺风车事件”后,滴滴也曾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整改一周,后又表示顺风车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

据AI财经社报道,顺风车是滴滴唯一盈利的业务,年收入在8亿元。接二连三的整改以及永久下线处理,势必会对公司整体营收造成影响。而为了弥补时间带来的损失,滴滴还在加大投入,宣布投入1.4亿元建设安全客服队伍。

另外,滴滴在与美团打车的厮杀中,也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而双方对打的方式,与曾经的滴滴VS快的、滴滴VS Uber中国无异,主要是烧钱。

美团秘密孵化的打车业务今年3月正式浮出水面,并先后进入南京、上海等城市。在今年3月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美团点评CEO王兴透露,美团打车业务已经在所进入的城市拿到1/3的市场份额。

短短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靠每单30元的高额补贴。不过靠补贴得来的市场维持不易。一位接近美团的投资人曾向蓝鲸TMT表示,“美团不得不每月亏损5000万美金,才能勉强维持南京、上海两成的市场份额,无暇顾及其他。”这样的烧钱模式,也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抢市场不能只靠“烧钱”。 

虽然这场网约车大战很快没了硝烟,但双方投入应该不菲。有消息称,美团为网约车准备了10亿美元(约63亿人民币),且上不封顶。虽然滴滴没有披露具体投入资金,但应该不在少数。据Uber前CEO Travis Kalanick早前透露,公司每年在中国市场“投资”10亿美元。而且据他了解,彼时的竞争对手滴滴每周要花7000万到8000万美元,每年花4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

此外,“不着急”上市的滴滴,正在加码在国内外进行布局,包括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招募司机、10亿美元布局小桔车服,收购汽车保养公司嗨修养车,战略投资时空电动、成立滴滴股权投资公司等。今日36氪还独家获悉,滴滴跟投了ofo数亿美元E2-2轮融资。

四、ofo的融资有哪些公司跟投

滴滴跟投。

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供参考。

9月5日消息,ofo即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金。该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对此,ofo方面向TechWeb回应称,“具体不清楚,有进一步消息会官宣。”阿里和滴滴未作回应。

此前,市场多次传出蚂蚁金服和滴滴收购ofo的消息,但最终都未有定锤,ofo方面也一再否认。但ofo资金紧张成为业内共识,8月31日,上海凤凰发布诉讼公告称,ofo运营主体拖欠其逾6815万元货款,已向法院起诉。

7月底,还有消息称,因ofo拖欠供应商服务费,300万辆小黄车智能锁将被暂停服务。当时,ofo回应称,不存在所谓的“停卡”问题,不会存在信号被掐断的问题,车辆可以正常使用,不会受影响。

而最近的两个月,ofo被曝撤出或暂停部分业务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以色列、中东、澳洲、德国、美国、西班牙、英国等。有业内分析指出,接下来这份名单可能还会加长。

ofo在今年3月宣布完成E2-1轮融资,融资金额8.66亿美元。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距今已有近半年时间。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向TechWeb表示,“近期ofo负面消息不断,资金应该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之前较为粗放的经营模式已不再合适。”陈礼腾称,在共享单车未具备成熟的盈利模式下,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外部融资。资本的投入一旦中断,平台的生存就将面临极大的挑战。摩拜、哈罗单车目前有着比较稳定的“后方力量”支持,而ofo则面临资金紧张问题,若不能及时需求新的融资或者自身“造血”,对于ofo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