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29 2023-12-11 08:40 admin

一、企业合并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也是资产或负债,当然应当计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内。如果你说的是因为免税合并中,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话,理由如下: 因为这是一项免税合并,因此并不会改变被投资单位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因此尽管合并财务报表按照公允价值列示(因为讨论商誉,这里仅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但是将资产和负债由账面调整到公允后,产生了暂时性差异,这部分应当确认所得税的影响。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同一控制下,资产仍以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列示,不存在账面和公允的问题),子公司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要考虑。

虽然税法不确认应收账款的预提减值,但是因为子公司也据此确认了递延所得税,因此在应收账款评估增值时也应当考虑账面和公允的差值。

如果不考虑原来的坏账准备,那么合并财务报表中由计税基础和不考虑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之间差额计算出的递延所得税金额将不正确。

二、确认的“递延收益”要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么?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三、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该如何填列?

1、非流动负债中有“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一项,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企业在会计和税法差异灭失的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填列期初和期末数(因为所得税率有可能发生变动)。

2、如果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有可能出现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合并抵销的问题,如:母公司给予子公司借款,双方按合同约定此借款需要确认利息。母公司按会计准则要求确认利息收入,但未收到利息,税法上不认可这块收入,即在计提尚未收到时不承认这块纳税义务的产生,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而子公司相应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不仅要考虑母公司收入和子公司费用的抵销,也要考虑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抵销。

3、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四、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是:(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2)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是:(1)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2)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3)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将原有的“递延税款”科目,更名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五、什么情况下,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会全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会全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有两种情况:

(一)会计认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开始计提折旧,而税法认为还没达到,会计所提折旧就会全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固定资产大修,会计认为不应该停折旧,税法认为满足暂停折旧的情况,应该暂停折旧,会计所计提折旧就会全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概念: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般原则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亏损年度发生的亏损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来处理,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企业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商誉等。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商誉等

  4.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不是企业合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交易发生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分录:

  根据新准则,目前的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所得税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相比,确定当期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或应转销的金额,计入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但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具体的步骤: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六、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的变动如何确认递延所得税?

如成本100公允价值80差20

就是说正常资产100万能带来正常的税收你现在只有80万了不可以的20万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说未来20万你要给国家税收的)

更好理解的是这个例子

下次转让收入是200

正常税收(200-100)*25%=25

你现在(200-80)*25%=30

30-25=5多了税收你要有对应的资产所以是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七、利润补亏涉及所得税的处理,应该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请高手支招,最好是有例题,谢谢?

因为按照税法调整后确认的亏损额可以用以后5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弥补,属于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个例子:A企业2011年度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经税法调整后确认的以后年度可弥补亏损额为-800万元(不考虑其他暂时性差异),估计该部分亏损额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内弥补完,则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800*25%=200,具体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 贷:所得税费用 200 假设2012年实现的税前利润400万元,经税法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50万元(不考虑其他暂时性差异),则该450万元用于弥补2011年形成的亏损,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应确认与2012年实现利润相匹配的所得税费用,转回的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450*25%=112.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50 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八、个人销售股票净盈利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

个人目前是不用缴纳股票销售的所得税的。

企业以所得交纳25%的所得税。美、英等国目前个人销售股票是要交20%所得税的,所以那边的人们更崇尚长期投资(巴菲特长期投资的理由之一就是要交个人所得税,见《巴菲特传》)。

九、广东财经大学即将大四读资产评估专业的学生对未来的迷茫,考公务员回汕头?进事务所?进银行?

我觉得选择努力去找银行的工作最好,稳定,也有前途和钱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