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企业发展如何突破瓶颈?

135 2025-02-18 05:34 admin

一、企业发展如何突破瓶颈?

企业发展突破瓶颈的方法

制度创新是创新的一种形式,创新还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在创新体系中,制度创新以理论创新为前提,但对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具有保障作用。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制度环境的改善将使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顺利完成企业形态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进行产权制度创新,明晰企业产权、逐步实现企业产权与企业家或家族财产的分离,实现产权多元化及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合理化,这是制度创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二,培育企业家精神。由于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我国广大中小民营企业的素质和发展,因而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中企业家自身的创新也非常重要。企业家创新的途径有:加强对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投资;坚持“干中学”,不断地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从实践中体会、感悟企业经营管理之道;适时引进职业经理人。

其三,健全企业运行机制。美国学者詹姆斯•柯林斯在其《基业长青》一书中指出,真正优秀的企业不是依赖优秀的企业家,而是依靠让企业家、经理人各司其职的企业运行机制;健全的企业运行机制,能使中小民营企业更换数代企业家而经久不衰。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什么好处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的好处

1、促进技术创新

有利于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增强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与效益。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进一步整合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技术突破,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要素的效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蕞大化。保护技术不被仿制,创新成果得到回报,确立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3、规避风险,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知识产权预警能力,规避和降低知识产权风险,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有利于增强知识产权应急能力、维护能力、纠纷处理能力,能够主动应对各类情况,保证知识产权处于受控状态。

4、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具备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开发或者拓展市场的特性,能够使企业牢牢占据市场份额和技术高地。有助于加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能够简化管理环节,优化组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其他

可获得相应的政府资助奖励。各省、市、区/县政府相继出台有贯标奖励政策,以5-30万不等的金额,鼓励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知识产权规范认证是科技项目立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认定的重要参考条件。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具体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节能环保相关优惠等系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一、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科学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3号)的规定,经认定属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6、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

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可享受以下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三)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