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溢价率与风险溢价区别?
风险溢价是指对风险的补偿,意思就是投资者如果承担了高风险,那么其潜在的回报也应该与风险匹配。风险溢价率Ri=Rf+β×(Rm-Rf)中,Rm-Rf是斜率;横轴是β,表示风险;纵轴是必要回报率Ri。
二、etf溢价与折价的区别?
ETF溢价是指ETF交易价格高于其净值。ETF折价是指ETF交易价格低于其净值。
ETF有两个价格:一是ETF的净值,即ETF所代表的一篮子股票的价格,这个价格就叫做IOPV ,不同于普通的基金每天更新净值,IOPV每15秒就会更新一次;二是ETF的交易价格,这个交易价格会受到市场买卖情绪的影响,所以并非总是与净值保持一致。
三、股票溢价与面值区别?
股票溢价是一个股市术语,是指股票的发行价格高于股票的面值,也称为股票溢价发行。股票的发行溢价代表了市场对该股票的预期,是公司发展向上的一个代表指标。
股票的票面价值又称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标明的金额。该种股票被称为有面额股票。股票的票面价值在初次发行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如果以面值作为发行价,又称平行发行,此时公司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等于股票的总和,也等于面值总和。
发行价格高于面值等于溢价发行,募集的资金中等于面值总和的部分计入资本账户,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票所得的溢价款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四、溢价和溢价率的区别?
溢价,主要是由对正股价格的未来预期、转债市场的流动性等因素造成的。当可转债的绝对价格很低,接近甚至低于纯债价值时,由于期权价值的影响,溢价率一般为正。当可转债绝对价格很高,脱离纯债价值时,由于受到流动性和转换跨度等因素的影响,溢价率一般为负。
五、资本溢价与资本公积的区别?
资本溢价是指企业在发行股票时,股票的发行价格高于股票的面值,超过股票面值部分的资本公积。而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
因此,资本溢价和资本公积的区别在于资本溢价是指企业在发行股票时,股票的发行价格高于股票的面值,超过股票面值部分的资本公积,而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
六、股票平行发行与溢价发行区别?
平价发行也称为等额发行或面额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如某公司股票面额为1元,若采用平价发行方式,那么该公司发行股票时的售价也是1元。由于股票上市后的交易价格通常要高于面额,面额发行能使投资者得到交易价格高于发行价格时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因此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乐于认购。平价发行方式较为简单易行,但其主要缺陷是发行人筹集资金量较少。目前,面额发行在发达证券市场中用得很少,多在证券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采用。我国最初发行股票时,就曾采用过面额发行,如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发行股票时,每股面额为20元,发行价也为每股20元。
溢价发行是指发行人按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因此可使公司用较少的股份筹集到较多的资金,同时还可降低筹资成本。溢价发行又可分为时价发行和中间价发行两种方式。时价发行也称市价发行,是指以同种或同类股票的流通价格为基准来确定股票发行价格,股票公开发行通常采用这种形式。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中,当一家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通常会根据同类公司(产业相同,经营状况相似)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表现来确定自己的发行价格;而当一家公司增发新股时,则会按已发行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水平来确定发行价格。中间价发行是指以介于面额和时价之间的价格来发行股票。我国股份公司对老股东配股时,基本上都采用中间价发行。
折价发行是指以低于面额的价格出售新股,即按面额打一定折扣后发行股票,折扣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业绩和承销商的能力。如某种股票的面额为 1元,如果发行公司与承销商之间达成的协议折扣率为5%,那么该股票的发行价格为每股0.95元。目前,西方国家的股份公司很少有按折价发行股票的。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9百三十一条明确规定,“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以超过票面金额为股票发行价格的,须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
七、溢价增值区别?
溢价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只要超过了就叫做溢价。增值是指某一种商品(包括货币)相对于其他商品的价格有所增高。
溢价是一个证券市场术语,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或面值。而在基金上,则专指封闭型基金市场的买卖价高于基金单位净资产的价值。我们通常说一支股票有溢价,是指在减掉各种手续费等费用之后还有钱。
相对于某种商品来说,若其他商品没有相应的价值增加,那就说该商品增值。但是,若其他商品也有相应的价值增加,那就不能说该商品增值了。价值的增加通常表现为价格的上升。
八、风险溢价和市场风险溢价区别?
市场风险溢价指的是:投资者在面对不同风险的高低,且清楚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低报酬的情况下,因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度,影响其是否要冒风险获得较高的报酬,或是只接受已经确定的收益,放弃冒风险可能得到的较高报酬。 已经确定的收益与冒风险所得收益之间的差,即为风险溢价。
九、利润与利税的区别?
1. 利税总额是指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税金、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和利润总额之和,但不包括企业计人生产成本的各项税金,它是反映工业企业一定时期内全部纯收入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实现利税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其他+利润总额其中:产品销售税金及其他包括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应负担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
2. 利润总额既包括企业工业生产活动所得的产品销售利润,又包括非工业生产活动及其他营业外活动收支差额。
十、利润与盈余的区别?
1、区别在于是否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如果是则为盈余公积,如果否则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接受捐赠等都不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所以是资本公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是盈余公积。
2、利润分配是指所得税后分配的利润,跟所得税当然无关。
3、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方面的支出。
4、旧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制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2006年新公司法仅规定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取消了所有关于"法定公益金"的规定。公司制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规定比例10%从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按照《企业所得税》规定,以前年度亏损(5年内)可用税前利润弥补,从第六年起只能用第六年税后利润弥补。
5、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在计算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时,不应包括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
6、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转增资本(或股本)或派送新股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