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主力一般控股多少才会开始拉升

113 2023-12-06 18:50 admin

主力一般控股多少才会开始拉升

拉升多少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是对于大多数股票来说,从底部最低价至少要拉升一倍庄家才有利可图。

首先,庄家的资金比较大,因此也不可能买在最低价,建仓的过程中股价会有所抬高,所以庄家的成本价也就抬高了。

其次,庄家建仓完毕还需要洗盘,这也需要庄家付出一定的资本。

最后,庄家还要用部分筹码在高位拉升吸引散户接盘,这又需要付出资金。

综合算下来,从底部最低价涨一倍,庄家最多也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润。

然后谈谈我个人对于拉升多少才出货的看法:

拉升多少在于庄家的实力,实力强大的庄家能够通过建仓和洗盘掌控大部分的筹码,后期拉升就高;庄家实力比较弱,轻度控盘,出货时拉升的就少,因为资金有限,甚至有庄家自己被套牢的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是突然有利空消息,庄家即使已经建仓也会不惜代价的出货,哪怕是没有利润。所以不一定建仓或者洗盘后的股票就一定能够拉升。

主力拉升股票,是怎么操作的呀?

一、震荡拉升式:

对于运作项目基本面无重大题材或者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力度加大以及主力资金不够充裕或实力较差时多采用该种拉升方法。

该拉升方法主要采取低吸高抛的方法,以波段操作博取利润差价为目的,以时间换取空间为手段进行运做。在市场上经常表现为低点和高点逐步上移,走出比较规律的宽幅上升通道。主力可在上升通道的下轨积极吸纳筹码,在上升通道上轨附近进行高抛。股价呈现出较规律的震荡上扬走势或者说是向上倾斜的平行箱体。主力正是通过这种反反复复低吸高抛的措施从而在二级市场上博取丰厚的利润。

这种拉升方法颇有将各类风险化整为零的味道。可谓好处多多。既回避了来自管理层的监管压力(因为升幅总是不大,在市场中算不上树大招风。),又节约了资金成本,还能回避由于项目基本面过于一般没有重大题材而招致猜疑等不利因素,可谓一石三鸟。

二、台阶式拉升:

台阶式拉升与震荡式拉升的不同之处,从形态上看,台阶式拉升在股价上涨了一定幅度后采取平台或强势整理的方法,经过清洗或赢利盘换手后再度拉升,股价呈现出台阶样步步高升,而震荡式拉升则采用低吸高抛逐步上行的方法;相对于走势来说,震荡拉升远比台阶式拉升要复杂的多。台阶式拉升比震荡式拉升的走势上显得更为简单明快。

台阶式拉升适用于主力实力较强、运做项目基本面优良、后市存在重大题材的大盘绩优个股。这种主力操作风格通常较为稳健。

三、单边上扬式拉升:

单边上扬式拉升往往受时间的制约性比较强。比如大行情进入中后期,或离运做项目利好公布时间比较近,等等。

在拉升过程中,主力往往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比较明显的大幅度洗盘动作。绝大多数采用依托均线边拉边洗式。主力拉升思路明确,股价走势轨迹明显。常常走出单边上扬的独立上升态势。主力开始大幅度洗盘之际,也标志着拉升行情结束之时。此拉升方法有三个显著的标志:

第一,在行情初期,股价常常走出极小幅度的阴阳交错,慢牛爬坡的缓慢走势,此阶段是主力建仓或增仓阶段;

第二,拉升阶段比建仓阶段有所加速,经常依托均线系统边拉边洗,拉升前期和中期,主力在早盘将股价推高之后,就任其自由换手,不过多去关照股价,使股价常常出现自由落体之势,在回落至下轨线处或者必要的塑造图形时,主力再度护盘,重新吸引多头买盘。走出极为规律的走势,以吸引多头资金积极买进股票,起到助庄的作用。可谓四两拨千斤。

第三,单边上扬式拉升,后期往往以快速拉升、疯狂刺激多头买盘人气而达到高潮,一般会采用各种转换角色的“示形”方式,诱导、促使场外的小散户投资者失去正常的投资心理、控制能力,产生一种过量、过度的放大和虚化的投资激情,这也是行情见顶的信号。这种拉升方法在大多情况下都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主力常以中线操作为主。绝大多数主力控盘要占到流通盘的30%-40%,涨幅多以50%-100%不等,很少有超过100%以上的涨幅。

四、火箭式拉升;

顾名思义,此类拉升方式犹如火箭发射,升势一旦启动,行情锐不可挡。此类飚升行情可谓惊天动地。但纵观此类个股,在行情飚升之前,往往要经过一年甚至更漫长的吸货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股价犹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臭不可闻,然而,主力已经悄悄掌握了流通盘50%-60%的流通筹码。行情一旦启动,往往升势如虹,气冲霄汉。这种玩家,做起活络来,驾轻就熟,清清爽爽,就好比一个直爽的汉子的生活习性,吃饭就是吃饭(吸筹),干活就是干活(拉升),绝不会一边吃饭(吸筹)一边干活(拉升),可谓思路清晰,恩怨分明。

这种主力实力绝非一般,运做项目一般后市有强大的题材配合,准备工作异常充分。选择的运作项目多为中等偏下的流通盘子较多。除此之外,该类主力都具备他们认为强大的政治背景,或者说是手持尚方宝剑,所以才会有恃无恐,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殊不知枪打出头鸟,这类主力在成为市场的大明星后,政策面稍有变化,监管措施一紧,管理层就会迫于舆论、媒体等压力,先拿他开刀,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该类玩家玩起来常常得意忘形,直到把股价玩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真真正正的空中楼阁,最终导致玩火自焚。做为此类主力,须要把握一个“度”字,在股票的玩法上已经不成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