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报上如何计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举例:
某上市公司年报,其公布的净利润为4.5亿,但紧接着“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一项却只有3亿。而最终的每股收益是按后者(3亿)来计算的。请问这是什么意思,中间那1.5亿哪儿去了?
净利润已经刨除了所得税,股东收益指可用于股东分红的利润?难道计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不属于股东?
也就是说,公司总的净利润(税后利润)还要减去按照百分比计提的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公积金用于企业以后发展使用!还有就是所谓的转、增、送股啦!
二、某公司某年销售收入2700万元,总资产1185万元,债权股权比率为1.这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为多少?
如果没有算错,净利润率大概在22%,约600万。
三、工商执照年检中在填经营情况表时,有个全年利润总额,全年亏损额,全年净利润,这几个指标怎么填?
不能填负数,只能填0。就代表盈利金额为0元。亏损额填正数是对的!
四、求助!抵消分录的问题,为什么要贷记净利润,借记投资收益
首先明确基本概念:
母公司和子公司各有一份财务报表,因此:子公司的收入及产生的利润体现在自身的报表中;同样,“长期股权投资”作为母公司的一项资产,产生的收益“投资收益”也体现自身的报表中。
之后,合并财务报表:
(假设收购时子公司的净资产价值100w,且其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年末实现净利润20w,分配现金股利10w。母公司100%控股)
step1:所有数据相加。
此时,母公司报表中,已经计入:。。。。*1*
(1)取得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w
贷:银行存款 100w
(2)取得子公司分配的利润,有:
借:应收股利 10w
贷:投资收益 10w
而子公司:
(1)获得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100w
贷:实收资本 100w
(2)对净利润分配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10w
贷:应付股利 10w
step2:调整分录
(1)首先,根据权益法,母公司应确认净利润的全部,即20w,但前期用成本法核算,由于分配股利已确认了10w的投资收益,这笔应冲销掉。(简单的说,成本法-权益法,先冲销成本法所有的后续记账,再用权益法记账,即可理解教材的解析。)
故有: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w
贷:投资收益 20w
借:投资收益 10w 。。。。。来自前面成本法下确认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w
ps:这部分还是对母公司个别报表部分的调整,同上面的*1*相加后,长期股权投资变成110w,投资收益20w,即权益法的核算结果。
(2)抵消分录。这是针对母、子而言的。主要是消除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的重复数据:
资产负债表中:
借:实收资本 100w
未分配利润——年末 10w
贷:长期股权投资 110w
利润表中:
借:投资收益 20w (母公司的)
贷:净利润 20w (子公司的)
所以:你开始提到的那笔,是对利润表中的抵消。
你的问题:
1:子公司的收入是他自己的经营活动,体现在自己的报表中,跟母公司、成本法等没关系。最后是由于合并报表的数据是简单相加的,才在合并报表中体现了。
2: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混淆,才会有此问。抵消分录是对所有财务报表同时进行的。
3:净利润是“利润表”的科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既然收入反映在贷方,利润自然反应在借方拉,故做“贷:净利润”是减少。
4:权益法和成本法你好像混淆哦。弄清各自的记账原则,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股利基本是指现金股利。
总结:你自学的话,有几个关键点:
1,对长期股权投资,注意时点。特别是涉及成本-权益转换时。
2,合并报表时,要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区别。
3,另外:资产负债表项目作为具体的形态,可以直接抵消。利润表由于年末全部结转,所以只能通过“未分配利润——年初”调整。
个人觉得长股及其合并是会计最难的也是最有意思的部分,弄懂了很有成就感。祝你好运!
五、上市公司中少数股东权益比净利润大很多怎么解释。
含少数股东权益的控股子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很大,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的利润为负数,这种情况就可能出现。比如说,一家上市公司有三家子公司,其中一家控股50%的子公司效益很好,净利润为3亿元,那么这家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为1.5亿元;另外二家子公司都是全资子公司,合计净亏损2亿元,这样的话这家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净利润就只有1亿元,但少数股东权益有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是负五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