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中T+0是什么意思,怎么算的
你朋友的说法是不对的
你现在买入的成本价(也就是平均价)是9.75元,股价是9.8元,你实际是赚了0.05元/股,总共1000股,也就是说你已经赚了50元。
T+0是权证市场及期货交易市场实行的交易规则,也称日内交易,就是买入卖出在今天包括以后的任何时间都可以,不受时间和次数限制,而股票市场实行的是T+1交易规则,也就是说今天买入的股票只能在明天以后卖出,而今天不可卖,但可以继续买入更多的股票进行补仓或加仓,以摊低成本,这就是股票中的T+0手法。
你先后以10元/股和9.5元/股买入总计1000股的股票,总价是10*500+9.5*500=9750元,每股成本即平均价是9750元/1000股=9.75元,而现在股价是9.8元,所以你实际赚了0.05元。
二、请教:如何计算某只权重股在沪深股市中的权重比例?
这个比例是以资金量来说的。打个比方,两市现在的总的资金量假如说是3万亿(这个数字百度一下应该好查到),某一只股票,比如中石化,你F10查看一下大致的资金量。剩下的就是一除,占得比例就出来了。我是这么理解。
我理解的公式是:
权重比例=某只股票的总金额 / 整个大盘的总资金量
有能人在帮补充吧。
三、你好,请问股票中的成交量怎么计算的
成交量:买入的加卖出的。
四、股市里面的买一卖一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表扬你很聪明细心,你发现了“个股的价格涨跌也是和买一卖一的价格一样”。买一是买方出价最高者的买价和购买数量,买二,买3等人出的价格低,他们就只能排在买一后面来购买,出价越高排位越靠前,就越优先购买。卖一也是一样,卖一的卖价最低,他希望尽快卖出股票,所以定价低,排在卖一的位置,卖二卖3等人的卖价比卖一的要高,只能等卖一的人的股票卖完了,才依次轮到排在后面的人来卖。所以,总结一下,就是买价越高,越排前,越快买进股票;卖价越低,越排前,越快卖掉股票。当然,额外提醒你一句,有时候,排在买2,买3,卖2卖3等等位置的人(往往是大股东),可能是假装要买进卖出,他们随时可能撤单,目的就是要迷惑你们这些真正的买家或卖家,炒高或炒低股价,以利自己。当然这种行为如果过于频繁,他们就违规了,查起来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五、股票真的可以预测到涨停板吗?
是可以的。
1、涨停板中包含的含义分析
介入涨停股应以短线炒作为主。涨停股一般分为不开板的涨停板(又分为无量空涨型和有量仍封死型),以及开板的涨停板(分为吃货型、洗盘型和出货型)。
判断方法:
一、无量空涨型。股价的运动从盘中解释,即买卖力量的对比。有量仍封死型比无量空涨型可能上涨幅度要稍逊一筹,其含义是有一部分看空的抛出,但看多的更多,始终买盘庞大,拒绝开板,深天地曾出现过买一的委托量超过其总流通股本的奇观,庄家有意显示其超凡实力,只想告诉卖主儿一声,且慢出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
1、是突发性政策利好,机构在前一日收盘后得到确切信息,今日开盘后立即以涨停价抢盘;
2、是个股主力经过吸纳、试盘、震仓后进入急速抬拉阶段,或板块热炒;
3、是个股潜在重大利好。当然过去常有子虚乌有、瞎编乱造之嫌,个股主力希望所坐庄的个股充当大盘或板块领头羊的作用,以某个涨停价开始连续拉抬几个涨停板,创造赚钱效应,吸引散户入市跟庄。
4、是主力融资期限较短,需速战速决。反正造成巨单封涨停的假象就好,自己往外甩货,有时打开之后,根据市场分时走势小量再拉上去。
二、反复打开涨停板的情况较为复杂,主要应从股价涨幅及大势冷暖两大方面研判:
1、吃货型。多数处于近日无多大涨幅的低位,大势较好。低迷市、盘整市则无需在此高位吃货,特点是刚封板时可能有大买单挂在买一等处,是主力自己的,然后大单砸下,反正是对倒,肥水不流外人田,造成恐慌,诱人出货,主力在吸,之后小手笔挂在买盘,反复震荡,有封不住的感觉。
2、洗盘型。股价处于中位,有了一定的上涨幅度,为了提高市场成本,有时也为了高抛低吸,赚取差价,也会将自己的大买单砸漏或直接砸“非盘”(不是主力自己的货),反复震荡,大势冷暖无所谓。
3、出货型。股价已高,大势冷暖无所谓,因为越冷,越能吸引全场注意。此时买盘中就不能挂太多自己的了,因为是真出货,主力或者撤前如果追涨买入,要刻舟求剑。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