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

275 2023-12-20 02:34 admin

一、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ies)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构成。 包括: 

(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二、企业权益包括什么?是单指所有者权益还是包括负债?

所有者权益,即企业的净资产。其下包括的项目如下:

1、实收资本(或称:股本)——投资人的原始投入;

2、资本公积——资本的溢价部分和企业收到的捐赠等;

3、盈余公积——按《公司法》有关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4、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后的留存收益,即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Gain)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分为:(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Loss)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分为:(1)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三、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其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投入资本及其增值,同时也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本钱”。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其中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即股份制企业的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业注册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所以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四、企业股东怎样保障自己的权益?

一、两个原则

关于调整股东之间权利义务的方法有很多,基本原则有两个,就是“资本多数决”、“同股同权”。所谓“同股同权”原则,是指同一类型的股权/股份应当享有一样的权利。

所谓“资本多数决”原则,就是指股东按照其出资比例或者所持股份对公司相关事项行使表决权。因此,股东享有的表决权的大小,与其所持有的出资比例或者股份多少大小成正比。股东出资比例越大,持有的股份越多,所享有的表决权就越大。

而“资本多数决”原则又是建立在“同股同权”原则基础之上的,根据等额资本形成的出资及股份,其所代表股权权利应该是相同的,这样,资本多数方能决定公司的相关事项。

因此,股权结构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各个股东在公司决策事项及财产份额上的权重,也决定了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当然,为了防止控股股东滥用其控制地位,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公司法》也赋予了中小股东特定的保护性权利,以制衡控股股东。

上述原则主要适用于以资合为主的股份公司,对于人合为主的有限公司之中,《公司法》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股东对其自身权利予以协商调整的空间,例如表决权、分红权等,不要求以资本为股东权利分配的唯一依据,可以由股东自由约定,这种灵活空间给予了创业者和投资者更多的合法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创业勇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活力。

对于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此外,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关于股东之间分红的权利、优先认缴出资的权利,只须股东之间自行协商约定即可,并非必须载入章程。但是,如果股东之间表决权不按出资比例等比分配的,必须载入章程,否则,该种表决权的非等比分配并不能对抗第三人。

由此可见,在有限责任公司里,对于分红权、优先认缴出资权以及表决权,允许股东就前述权利通过协议约定或章程规定的方式予以重新分配。

二、八大权利

在公司章程当中,需要重点约定的是股东的八大权利,具体如下:

1、召集权

股东作为公司出资者,参与公司决策、选择管理者、决定资产分配方案等权利的实现途径就是参加股东会。虽然每一个股东不管出资数额、股权比例多少,都有权参加股东会,行使表决权。但是,由于公司股东会的召集权集中在董事长手中,而董事长往往是大股东的代表,这就意味着话语权实际掌握在大股东手中。

为了防止股东会流于形式,致使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不能实现,《公司法》从保护小股东利益出发,赋予了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在特定情况下有权提议召开股东会,对权利作出了适当平衡,小股东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充分保护自己参与讨论和决策公司事务的权利。

2、表决权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及第九十九条,对股东(大)会及其职权作了明确规定,公司最重大的事项均由股东(大)会决定。对于表决权,《公司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出资比例(股份比例)行使表决权,但对于有限公司,特别规定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尤其是有限公司的出资者,可以通过对表决权比例的灵活约定,实现出资与经营权利的适当分离。

3、分红权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原则上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是,股东之间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原则按上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因此,公司股东可以灵活约定按照分红的计算依据,更恰当地体现投资与经营的贡献大小。

4、转让权

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若不存在禁售等相关限制的,均可自由转让,但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则存在较多的限制。基本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股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向公司的其他股东转让;二是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三是特定情况下,可以要求公司回购股东所持股权。

相比内部股东之间转让股权而言,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方转让股权,则受到一定的限制,《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而且,其他股东在同等情况下具有优先购买权。但是,上述条款也明确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因此,对于股权转让的方法,可以简单理解为自由约定优先。这种灵活规定尤其适合于人合性质的有限公司,因为出资者均希望维持长久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所以一般会对股权转让设置各种条件甚至障碍,《公司法》赋予了约定优先的权利给出资者,正是考虑到这一要素。

至于公司收购股东所持股权,则是限制最为严格的,因为让公司收购股东的股权会导致公司的注册资本减少,所以,《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只有在三种情形下,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要求公司回购其持有的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5、优先认购权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之所以有除外规定,主要是考虑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特点,因此允许有限公司股东就其优先认购权通过协议的方式另行安排。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公司法》则未强制规定股东在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资本时,享有优先认购的权利,充分体现了资合的特点。

6、剩余财产分配权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公司进行清算程序后,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这个分配比例与表决权、分红权不同,它是强制按照出资比例或股份比例,不能由股东自由约定。

7、知情权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而第一百六十五条相应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二十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

因此,《公司法》关于股东知情权部分的规定还是相对比较详细的,但仍然有漏洞,这种凸显的问题是如何平衡股东知情权和公司经营管理权的矛盾。

一方面,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该条款,相关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这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股东在查阅会计账簿时,是否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范围是否可以包括原始凭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单凭股东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显然无法充分了解公司财务情况,知情权就等同空谈了;而如果公司必须按照股东要求提供所有原始凭证并配合股东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则难免导致公司的相关财务状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甚至导致商业秘密外泄。因此,股东如何行使知情权、知情权的具体指向包含哪些范畴,还有待相关法律或司法解释予以规范、明确。

8、诉权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前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前述监事,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上述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上述股东可以依照上述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规定分别赋予股东提起撤销决议诉讼、代表诉讼及直接诉讼的权利,根据该等规定,当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以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自身名义向法院起诉。

而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其他主体损害公司利益时,股东的诉权受到一定的限制。股东只能首先请求董事会(执行董事)或者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监事)起诉;当董事会(执行董事)或者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监事)拒绝、迟延起诉,或者情况紧急时,股东亦可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

三、六个比例

在章程内容当中,有如下六个比例节点需要重点关注:

1、100%

【一致同意】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对股东会职权范围内的表决事项,全体股东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

2、10%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议】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中代表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第一百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应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会议】

根据《公司法》第四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董事会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大会会议职责的,监事会应当及时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不召集和主持的,连续9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代表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

【请求解散公司】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3、67%(2/3)

【重大事项决议】

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及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作出前述重大事项,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的,可通过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存续。依此修改公司章程的,有限责任公司须经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4、50%(1/2)

【一般事项数决】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的规定,除重大事项外,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对内担保决议】

根据《公司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接受公司担保的股东或者接受公司担保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该担保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股权对外转让决议】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5、3%

【提出临时提案】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

6、1%

【股东代表诉讼】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前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前述监事,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上述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上述股东可以依照上述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股东会与董事会的制衡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分别是公司组织结构中的权力机构和执行机构。虽然股东的出资是公司资本的基础,股东的共同利益是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权力机构的制度渊源。但是,股东对公司进行直接占有和控制是不现实的。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而产生,并由董事会代表股东管理与经营公司财产。董事由此也取得了对公司事务的经营决策和业务执行权,包括选择有经营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下,股东(大)会、董事会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关系,对股东权利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1、董事会职权设置对股东权利的影响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各自享有11种职权,其中,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的第11项职权均为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实践中,《公司法》规定的股东(大)会第1至10项职权以及董事会第1至10项职权,属于法定职权,原则上公司不得自行将前述法定职权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予以重新分配,但是,上述法定职权外与公司相关的其他职权,则允许通过章程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进行设定。如《公司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可由章程具体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进行决议。

因此,虽然法律规定了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各自的法定职权,但对于法定职权外的其他职权,法律赋予公司通过章程自行设置、分配的权利。

有权委派多数董事或控制董事会的股东,通常为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为加强其对公司的控制,则可在法定职权之外,通过章程规定的方式,赋予董事会更多的职权。而作为公司的中小股东,在董事会被控股股东控制的情况下,则应争取限制章程赋予董事会更多的职权,以免公司完全被控股股东操控。

2、董事会组织设置对股东权利的影响

如前所述,董事会的职权设置对股东权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行使职权的方式是通过董事会决议,而董事会决议则需要全体董事过半数投票通过。因此,董事会组织架构(人数)的设置,对于各股东在董事会决议层面上的博弈,同样至关重要。

(1)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组织架构设置对股东权利的影响

根据《公司法》第四十四条及第五十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但是,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

对此,如果是控股股东,为了加强其在执行机构层面对公司的控制,应当促成公司只设执行董事,或者将董事会的人数规模降至最小,这样,便于其通过控制执行董事或董事会中的多数,进而控制公司;如果是中小股东,则应促使公司尽量增加董事会的人数规模,使控股股东不易控制董事会中的多数,从事避免其在董事会中完全丧失话语权。

(2)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组织架构设置对股东权利的影响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

通常情况下,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大多均由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委派,中小股东在董事选举的过程中话语权相对较小。对此,《公司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所谓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

累积投票制有助于增加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在选举董事时的话语权,但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累积投票制并非强制性规定。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只有当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30%时,才必须采用累积投票制。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如未实施累积投票制,那么,选举每一位董事时,均按照各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投票选举,控股股东通常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但是,当实施累积投票制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而且,股东拥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对此,如果需要选举的董事人数越多,则控股股东控制董事会便相应需要支持更多代表其利益的董事人选,由此也会分散其手中的投票权,有利于中小股东实现对控股股东的制衡。

因此,在股东有限公司中,控股股东应尽量避免公司采取累积投票制;而中小股东则应相应争取实施累积投票制。而在实施累积投票制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作为控股股东,则应将董事会的人数规模降至最小,这样才能避免其在选举董事时,手中掌握的选票过于分散而无法选出其支持的人员;相反,中小股东则应尽量增加董事会的人数规模,以便实现对控股股东的制衡。

————本文摘自《2014新公司法实务操作指南

五、所有者权益和股东权益是一回事吗?

所有者权益与股东权益都是公司的净资产(资产扣除负债后有公司所有者/股东享有的),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股东权益就是所有者权益。

两者只是叫法不同,有限责任公司习惯叫所有者权益,股份公司习惯叫股东权益。《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按其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东权益就是股东基于其对公司投资的那部分财产而享有的权益。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资产总额小于负债总额,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这家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股东权益在实际应用中适用的形式是股东权益比率,也叫净资产比率,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六、股东是一个企业的所有者吗?

股东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是一个企业的所有者。

股东是指通过向公司出资或其他合法途径获得公司股权,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严格而言,在公司法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内涵有所区别: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是指在公司成立时向公司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是指在公司设立时或设立后合法取得股份,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股东权利:

知情质询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如实向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妨碍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职权;有权知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报酬的情况;股东(大)会有权要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列席股东会议并接受股东的质询。

决策表决权:股东有权参加(或委托代表参加)股东(大)会并根据出资比例或其他约定行使表决权、议事权。《公司法》还赋予对违规决议的请求撤销权,规定:股东如果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股东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

收益权:股东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规定获取红利,分取公司终止后的剩余资产。

强制解散公司的请求权:《公司法》第183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股东代表诉讼权:是指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而公司又怠于行使起诉权时,符合条件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

(1)机理: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代理性,具有公益性目的。有别于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以及集团诉讼。

(2)原告资格:有限公司的任何一名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诉讼。

(3)被告范围:一类是《公司法》第152条规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另一类是第152条第三款规定的“他人”,即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符合条件的股东也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这里的“他人”应当包括任何侵犯公司利益的自然人和企业,例如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或不法侵占公司资产的债务人等。

(4)责任事由:具有违反第六章规定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行为(原因),该行为导致了公司损害结果的发生。

(5)举证责任:在归责原则上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告方举证。

(6)前置程序:股东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而应先征求公司的意思,即以书面形式请求监事会(监事)或董事会(执行董事)作为公司代表起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他人。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依照上述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诉讼结果归属:归属于公司,而不是股东个人。股东只是按照其股权比例的数量在财务上分享因胜诉带来的股东收益。

注意: 股东代表诉讼解决了过去在公司权益保护方面的主体的缺位问题。

直接索赔权:全名为对董事或高管的直接索赔权,当董事或者高管的个人行为对股东个人造成直接的利益损害,股东有权直接向董事或高管进行索赔。

优先权:股东在公司新增资本或发行新股时在同等条件下有认缴优先权,有限公司股东还享有对其他股东转让股权的优先受让权。

提议召集权:全名为临时股东会的提议召集权,在非股东会的正常召集时间,但是又有特别情况时,为了能够更大程度的扩大公司利益和实现股东利益,若符合一定条件时,股东可以提议召集临时股东会。

其他权利:注意:有限公司层面主要体现为“单独股东权”,在股份有限公司层面主要体现为“少数股东权”,以维护小股东利益。

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金运动的什么?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

1、企业的资金运动有两种表现形式,即静态表现和动态表现。

1) 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为资产、负债和权益(所有者权益),亦可称为静态三要素。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下列会计等式予以概括:

资产=负债+权益(静态会计方程式)

2)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为资金循环与周转,具体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亦可称为动态三要素。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下列会计等式予以概括:

收入-费用=利润(动态会计方程式)

企业的资金运动是静、动结合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会计六要素存在着有机联系。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是资产负债表因素,都是时点指标,所以只能反映那个时点的静态情况,不能体现出发生额;

1)比如,资产从2012年12月3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总额从200万,增加到了300万,你只知道这个结果,但是确不知道他的变动过程,它是直接增加了100万呢,还是先处置了50万,又购买了150万呢,还是怎样,所以他是一个静态的结果。

2.)而动态的指标,就像是收入、成本这样的,它能反映累计的发生额,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本期的全部发生变化额 所以它是动态指标。

八、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企业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等。其中,实收资本主要是来源于投资者的股本收入,这是所有者权益中最重要和主要的资金来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的一个重要标记。资本公积金也跟股份有密切联系。

九、什么是全体股东的权益?

全体股东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十、个人独资企业的股东权益?

个人独资企业股东是企业最终收益人。在公司正常运行时期公司所产生的所有利润都是股东合法收益。如公司在运行期间产生的债权债务都是有股东一人承担。一人独资企业是有限公司在运行期间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公司承担。如果公司破产股东变成无限期责任,如产生的债权债务个人要继续承担责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