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丽琼籍贯?
杨丽琼,云南玉溪市花灯剧团演员。曾荣获“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演优秀表演奖。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善于刻画各类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
中文名
杨丽琼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云南
星座
处女座
身高
163cm
体重
49kg
血型
A
职业
花灯戏旦角
二、丽琼这个名字的意思?
丽读[lì、lí],五行为火,字型为上下结构。
丽:指美丽,漂亮,常形象女子美好的品貌。用作人名意指花容月貌、有教养、秀外慧中。
琼读[qióng],五行为木,字型为左右结构。
琼:比喻事物的美好。还有美玉琼玉。琼莹。用作人名意指美好、珍贵、美丽、洁白之义;
三、东吴十大谋士排名?
1、江东周郎:周瑜。
和孙策是好朋友,后来孙策遇刺身亡,孙权当上江东老大,周瑜
开始辅佐孙权,208年,周瑜带领江东代表队和蜀汉代表队,在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
2、东吴:陆逊。
他主要的功劳还是说火烧连营,打败刘备,让蜀汉元气大伤,经过诸葛亮五年调养才得以恢复。
四、东吴的十大谋臣?
NO.1 周瑜
说起周瑜,想起的便是一句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位居第一毫无疑问。从孙策开始,周瑜便是江东舞台上最为璀璨的将星,先是帮助孙策克服江东,攻城略地,后来孙权继位,又率先拥护,稳固了江东的形势。曹操兴师南犯,周瑜力主抗曹,于赤壁火烧魏军,闻名天下,当时周瑜不过才二十出头而已。后来和曹仁大战南郡,用诈谋取得胜利。至于战略,周瑜向孙权指出刘备乃枭雄,应力除之,后又提出攻克西川,结援马超的战略,可惜英年早逝,都没能来得及实现。可以说,周瑜对于江东,实在是太过重要了一些,无论是早期的据有,还是后来的稳固,都是股肱之臣了。位居吴国都督之首,周郎实至名归。
NO.2 鲁肃
对于鲁肃,大家可能觉得他不足以排在第二,但考虑到鲁肃的见识和智谋,实在不应该把他排在吕蒙、陆逊之后的。首先,鲁肃有慧眼。舍弃了当时势大的袁术,投靠了江东。第二,有胆略志向。曹操南犯,张昭等人都以为不敌,只有鲁肃有天下之志,坚定了孙权的决心,有开国名士的风采。第三,独具战略眼光。鲁肃之于孙权,其实就是诸葛亮之于刘备,江东版的隆中对就是鲁肃提出的,西联刘备,北抗曹操,三分天下,谋求益州。
NO.3 陆逊
作为江东大族,陆氏家族的一员,陆逊少时便是不同寻常,曾献计大破鄱阳贼。后来关羽镇守荆州,声势浩大,吕蒙对关羽也是有所忌讳,询问于陆逊,陆逊指出关羽骄傲的性格弱点,为吕蒙谋划了诈病的计策,实为人杰。而使陆逊真正闻名天下的,那无疑是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大破刘备,无论是打败枭雄刘备的战果,还是坚壁避战,谋求战机的战术,都是在当时东吴诸将之上的。陆逊更是指出东吴保卫荆州的关键就是夷陵,战略眼光也是十分独到的。
NO.4 吕蒙
吕蒙是以战将的身份在江东展露头角的,要说起江东的猛将,吕蒙肯定榜上有名。之前的吕蒙也就只是有勇无谋而已,直到后来孙权每次劝他读书,成就了后来的吕蒙。后来鲁肃也称他“非吴下阿蒙”,孙权更是说他可担大任。而吕蒙最出名的一战,肯定是偷袭荆州了,因为他打败的是关羽。无论是麻痹关羽,示之以弱,还是瞒天过海,白衣渡江,都是吕蒙战术思维的体现。勇而有谋,吕蒙是也。
NO.5 陆抗
作为东吴后期最为知命的大司马,我也将陆抗列入了这个榜单,单就保卫荆州来说,陆抗值得这个排名。当时司马炎已经篡了魏,更是期待天下一统,屡次对荆州用兵。陆抗镇守荆州,也是屡破晋军,没给一点机会。当时晋军的统帅还是一员名将—羊祜。这里举一个例子,羊祜曾号称要毁掉大堰来让步兵通行,陆抗直接就派人去毁了,粉碎了羊祜的诈谋,让羊祜走水路运粮的计划落空。可以说,陆抗用兵,善分析敌我优势,以守代攻,又善知兵法,虽羊祜不能破,使得荆州安如泰山。后来陆抗又预测了晋军可能的进攻路线,晋军也的确如他所料发起的进攻,可惜当时陆抗已经病逝,新来的守将直接丢了荆州。
NO.6 张紹
NO.7 诸葛瑾
NO.8 吕范
NO.9 张纮
NO.10 顾雍
五、杨丽琼是哪里人?
杨丽琼,出生在云南,是云南玉溪市花灯剧团演员。曾荣获“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演优秀表演奖。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善于刻画各类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
六、东吴后期的十大猛将?
1、太史慈
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太史慈是三国时期东吴实至名归的第一大将,太史慈除了武功高强之外,箭术也十分的出神入化,在三国中绝对是前五的存在。原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2、甘宁
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虽然武力值不如太史慈,但在谋略方面却比太史慈更胜一筹,所以甘宁在东吴的地位比太史慈还高。甘宁很有韬略,既能统领骑兵,又擅长水战,是全能型将领。其单挑实力也是江东一绝,冲阵能力简直是东吴版的赵云。
3、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很多人都说周泰是东吴版的典韦,因为二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自己的主公忠心耿耿。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
4、凌统
从凌统开始,东吴将领开始到达一流猛将的水准。凌统与张辽大战了50回合,但此时东吴鸣金,想来是担心凌统有失。由此可见,凌统的武力不及张辽,支撑50回合时已经隐隐约约显露出一丝败像。
5、程普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程普是东吴的老将,历经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斩华雄、破吕布,又助孙策平定江东。程普和周瑜曾是孙权最器重的人。
6、黄盖
提到黄盖,很多人都会想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盖也算是东吴的老将之一,子阿东吴的诸将中,除了程普,就算黄盖的资历最老。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
7、韩当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韩当勇猛善战,曾经三十回合斩杀了张虎,一回合就杀死了焦触。也曾经与周泰二人合力,三十回合战平许褚。
8、蒋钦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末东吴名将。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当孙策脱离袁术,到江东去自立时,蒋钦就来投奔了。蒋钦是从一而终地服侍吴主。蒋钦擅长箭术,曾经一箭射死过陈横。
9、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
10、丁奉
丁奉是东吴的四朝元老,辅佐了从孙权到孙皓四代君主。一开始是甘宁、潘璋等人的手下小将,后来凭借战场上的骁勇表现,一路升迁。尤其被人传颂的事迹是“雪中奋短兵”,丁奉率三千部下,脱去盔甲,扔掉长枪,手持断刃,直冲魏军营寨,斩杀魏兵无数。
七、广东吴川十大硬菜?
吴川十大硬菜便是酒席上的:八宝饭,扣肉,炒腰果,烧猪肉,黄帝菜,菜尾,海鲜(虾,海蟮),石斑鱼,水鱼汤,炒米粉
八、三国东吴十大谋士?
首先,对于鲁肃来说,可以视为孙权麾下最重要的谋士了。放眼整个三国时期,鲁肃也完全可以和诸葛亮、庞统、郭嘉、荀彧、司马懿等顶级谋士相提并论。建安五年(200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二、张昭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的孙吴重臣。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张昭不能说是孙权的心腹,但是,对于这位老臣,孙权依然十分尊重。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一定程度上,急流勇退,无疑是张昭人生智慧的重要体现,这促使其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三、诸葛瑾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一带)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建安五年(200年),诸葛瑾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等人的推荐,诸葛瑾开始效力于孙吴。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诸葛瑾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对于诸葛瑾来说,因为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得以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后,诸葛瑾出任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出任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
四、孙邵
孙邵(163年-225年),字长绪,青州北海国人(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西)。原为北海相孔融的功曹,被孔融称赞为可任朝廷要职的人才,后随刘繇到达江东,继而辅佐孙权。孙权称吴王后,孙邵成为吴国首任丞相,数年后病逝。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孙邵是东吴第一任丞相,但是,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孙邵的事迹没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五、顾雍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的县令,历任娄、曲阿、上虞县的县令,所在之处皆有成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同年,顾雍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他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赤乌六年(243年),顾雍去世,年七十六。孙权素服临吊,赐谥“肃”。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孙权对于顾雍这位谋士是非常器重的。
六、阚泽
阚(kàn)泽(?-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东汉末年,阚泽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自此开始,阚泽开始辅佐孙权。在孙权的提拔之下,阚泽在东吴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之扬雄”、“今之仲舒”。赤乌六年(243年),阚泽去世,孙权为之痛惜,数日不食。阚泽曾撰有《乾象历注》一书,今已佚。
七、张纮
张纮(153年-212年),字子纲,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人。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当然,在名气上,张纮和张昭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早在东汉末年,张纮曾被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为掾属,皆不就,为了躲避站南,张纮来到了江东。孙策平定江东前,亲自多次登门邀请,张纮出仕为官。孙权即位时,张纮继续辅佐这位主公。对于张纮来说,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到了建安十七年,张纮病逝,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八、严畯
严畯(164年~242年),字曼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吏。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严峻性格忠厚,待人以诚。而这,无疑是他获得孙权信任和器重的原因之一。严畯精通《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打算让严畯接替其位。严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对抗在荆州的关羽和北面的曹魏,便坚决不接受此任命。后来担任尚书令。在汉末三国时期,尚书令是非常接近丞相的官职,这意味着严畯承担着协助孙权处理朝政的职责。
九、琼菜十大名厨?
答:潘正森凭借海南大龙虾、符志凭借鞭花小黄牛、吴清波凭借河虾戏荷花、曾强辉凭借琼式葵花鱼肚、陈显明凭借定安新竹谷鹅、覃忠明凭借椰盅文昌鸡、杨成武凭借蛟龙护宝、夏壮珍凭借爱心美虾球、黄川健凭借五彩鱼榄木鱼仔、陈明泰凭借丽湖鲜滑虾荣膺海南琼菜十大名厨。
十、东吴证券金融终端炒股软件自选 股板块怎么设置?
个人观点供参考:
东昊证券金融终端炒股软件自选股板块的设置:
该软件自选股板块的设置其实只需要三歩就可以完成了。
第一步,打开顶部的工具栏:
第二步,点击下面的“用户板块设置”;
第三步,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新建板块”就可以建立自己想要的板块了。
第四步,现在你就可以点击下方的“自定义”来查看你新建的板块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