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饿了么卖给马云,套现665亿的那个年轻人,如今怎样了?
话说,民以食为天。更何况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饮食是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出门寻找美食成为一种“奢望”。然而随着外卖平台的出现,不用出门,只要拿出手机轻轻一划,就可以吃遍全城美食。可以说外卖是“懒人们”的福音了。
为了争夺外卖市场,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个巨头打得不可开交。很多人认为饿了么能够与美团竞争,是因为背靠阿里巴巴。但饿了么并不是马云一手创办的,而是一个年轻人以66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马云。这个人就是饿了么的创始人张旭豪。
张旭豪的风雨“外卖”路
张旭豪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也学到了许多经商的知识。2008年时,还没有专门的餐饮外送平台,订餐还需要打电话,十分麻烦。张旭豪敏锐地嗅到了餐饮外送的商机,于是他和舍友们决定开发网络订餐系统,也就是饿了么。
创业之初,几个人东拼西凑,甚至把学费搭上,才把启动资金凑齐。后来他们谈下了一家餐饮店的外卖业务,用来“打头阵”。但是由于资金不足,雇不起人手,张旭豪和舍友们经常“轮番上阵”,骑着小电驴满大街的送外卖。一连轮转几个月,基本每天喊和只睡四五个小时。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饿了么慢慢地积累信誉和人气,业务开始多了起来。在当时的创业大潮下,饿了么作为一家较为成功的大学生创业公司,也开始引起了许多投资行业大佬的注意。
饿了么迎来机遇和挑战
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兴起,张旭豪便抓住了这一机遇,在移动端添加了外卖平台。由于点餐更加方便,很快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饿了么的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智能手机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对手。同年,观望许久的美团开始进军外卖市场。美团外卖的“来势汹汹”,让张旭豪这个年轻的团队毫无招架之力。饿了么的市场份额郑宽盯不断被挤压,业绩也开始出现了下滑。
为了抢回市场,张旭豪团队也四处奔波寻找新的融资。2015年8月,中信产业基金和华联股份给饿了么投下了6.3亿美元融资。有了新的融资,饿了么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到了2017年,饿了么的业务已经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用户量高达2.6亿,员工规模扩大到了15000多人。
2018年,就当所有人以为张旭豪会带领饿了么团队,走向新的征程时,张旭豪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将饿了么以66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阿里巴巴。
对此,饿了么的其他合伙人大为不解,但张旭东认为他们的团队还太年轻,管理经验跟不上饿了么的快速发展,而且面对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的美团,饿了么需要管理经验丰富和资金雄厚的团队。毫无疑问,阿里巴巴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阿里巴巴也没有“辜负”张旭豪的期望。2020年11月,阿里巴巴发布的9月份季度业绩显示,饿了么口碑营业收入达到了88.39亿元,同比增长29%,日均付费会员数量同比增长45%。不仅如此,其业务范围还扩大到生鲜、杂货和鲜花等多个品类。事实证明张旭豪当初的决定没有错,如今,饿了么得到了稳健而快速的发展。巧烂
而张旭豪在卖掉饿了么之后,也没有“另起炉灶”,而是留在了饿了么继续担任董事长,与其他合伙人一起继续守护饿了么成长。2020年11月,年仅35岁的张旭豪以55亿元财富位列白手起家富豪榜第34位。
张旭豪从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一路拼搏到今天的成绩也是不容易。当面对强大的对手,张旭豪审时度势,将饿了么“交付”给更为强大的阿里巴巴。
过得很辩罩模好。那个年轻人在把饿了么卖给马云后,赚了一大携缓笔钱,再也不愁吃喝,每天悠哉悠哉过日子,过得很闷余好。
那个年轻人后来拿着钱又开创出了别的公司,事业还不错。
现在他仍然是饿了么的董事长,而且在他的经营下发展的越来越好,排在富豪榜的前列,生活非常幸福。
二、饿了么合伙人各分了多少钱
85亿和95亿。在2018年时,马云邀请张旭豪商讨首老态阿里收购饿了么的事宜,并在最终张旭豪将饿了么以95亿美元卖给了阿里,张旭豪也从中分到了85亿美元是一笔巨款,所以饿了么合伙人各分了85亿和95亿。“饿了么”是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创业12年,饿了么以“Everything30min”为使命,致力于含搜用科技打造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推动了中国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进者源程,将外卖培养成中国人继做饭、堂食后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创始人为张旭豪。
三、665亿!饿了么卖给马云已经2年,这位85后创始人怎样了?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在外卖工作很忙,一般都会点个外卖,一想到外卖,就会想起饿了么和美团,甚至是很久之间的外卖大战,那时候像什么滴滴、达达都有送外卖,有上百家外卖在互相竞争,真的就是雷军说的:站在风口上,连猪都会起飞。
但也如同马云的话:飞得越高,摔得越疼。最后只剩下了两家,而这两家的背后都是有了个“好爹”,做生意第一要义,放低身价,早早地跟资本接触,相互成就。美团的背后是腾讯,饿了么则是阿里,当然在前期美团跟阿里也有过“蜜月期”。
其实这个外卖跟快递有点像,快递一开始都是各家外包,后面像阿里进场了以后,弄了个菜鸟,整合“各路诸侯”;外卖也是一样的,像一些本地的中小企业都是有推广的需要,却没有多大的经济实力。
总结起来就是移动互联网的这个风口,APP的繁荣,外卖起飞。美团是王兴创办的,已有多年创业经验,比如之前的校内网和饭否;不过饿了么的创始人就真的有点硬核,是风口那只最强壮的猪。
美团跟阿里的蜜月期很快就过了,所以最终是饿了么受到阿里的青睐,阿里用665亿收购而来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身价暴涨。饿了么的创立 是有传奇色彩的,张旭豪是在同济大学读书期间和同学创立了。他应该要感谢学校食堂阿姨。
美团的王兴想要保持美团的独立性,不想被阿里收购,因为被并入以后一定会换上阿里的专业团队,换帅和人员整合一定会放慢脚步,而王兴的团队走过很多年,绝对过硬;但是张旭豪不一样,他的团队都是学生起来的,已经是天花板了,必须整合提升,所以张旭豪也是顺势而为,走上人生巅峰。
这个小伙子张旭豪665亿到唤悄手,实现财务自由,换做一般人应该是要过去美国“钓鱼”,提前享受人生,功成身退;然而这个张旭豪能成功是有道理的,他顺势进入了阿里,成为阿里总裁张勇(逍遥子)的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
这其实是正确的,被收购才是第一步,因为从那之后,整个外卖行业都要跟新零售对接,而且外卖行业是靠佣金要混口饭吃。最初的“跑马圈地”,地推占地盘,像张旭豪的学生团队确实很猛。
但是到了要开拓市场,走一步看五步的时候,就需要维护关系(人脉),盈利规模要提上来,这就超出了张旭豪团队的能力了。不过那些所谓的“空降”、“空投”(通过指派的跨界高管、猎头公司推荐)可能会“落地成盒”,张旭豪绝对不能离开。
实在是没有 想到,像张旭豪这样的大学生竟然能够毕业即巅峰,在风口创业的人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张旭豪拿到665亿没有急流勇退,反而成了“逍遥子”的左膀右臂。
曾经美国有过一份统计,很多的NBA球星有钱,但是大部分都在退役之后,把钱花光了,这是渗滑个思维惯性的问题。真正要留住自己的资产,就得让资产增值,而不是“套丛链腊现离场”,这一点,张旭豪做得非常棒——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他现在在阿里工作,是阿里董事长张勇的得力助手,特别有才华,为阿里做了很多事,事业特别成功。
现在的张旭豪很低调,很少被媒体报道。事枝碰实上,在卖掉饿了么之后他并猛稿谈没有敬游离开公司。至今,他依然是饿了么的董事长,继续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发光发热。
这位创始人目前很不错,已经成为了马云的助手,他的能力就是马云看重的,人也是被马云重视着。
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枝誉互联网后期获得大规模发展的起爆点,但那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预见互联网的商业化大规模发展,由互联网催生的电拆搭闭子商务恐怕是20世纪乃至21世纪旅裂以来的最大商机,谁能嗅到这个商机...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